
中美会议结束了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,中国已同意在收获期间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,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。他还承诺,美国大豆种植户的情况不会重演,未来几年生意应该会红火,这表明与中国的谈判非常顺利。然而,协议一达成,后者却改变了主意。美国电商平台多款产品一夜之间消失,301调查仍在继续。不是谈合作,分明是把“极限施压”当成了日常操作。但话虽如此,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能占美国的便宜吗?
48小时剧情反转,美国为何不满意?中美关系会议确实达成了一些协议,包括美国降低中国芬太尼相关关税高达10%,并暂停对中国的部分出口管制。中国还重新开始购买美国大豆,并同意暂停部分稀土出口管制一年。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,在贸易谈判中,如果不好好利用,就会遭受巨大损失。大豆方面,美国大豆四船发货总量近24万吨。这只是开始。随后几年的采购量创出近年来新高。按理说,美国应该知足吧?但谁能想到,距离两人行动发生的“蜜月时间”还不到最后48小时。第一:美国贸易代表突然宣布继续301调查。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正在进行的调查,只要他们确定你从事“不公平贸易行为”,他们就可以征收关税时间。这次调查的重点是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协定,这显然是一个推迟的理由。
第二: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发布新规,直接启动“清洁购物车行动”,向亚马逊、eBay等各大平台发出命令,将多类中国电子产品下架。要么上了“禁令名单”,要么没有获得FCC授权。华为智能手表、海康威视摄像头、中兴路由器都曾是“重灾区”。问题是,美国为什么要经历这样的麻烦呢?别忘了特朗普是一个商人。熟悉特朗普的人都会知道,这是特朗普一贯的“谈判工作”。他最擅长的是先硬,后软,再硬。他先用强硬的言辞施压,然后等待对方屈服,然后再寻找一些好处。说b他挑战极限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志勤说得好:特朗普政府的管理风格“无组织”,把严肃的政治游戏当成了讨价还价的生意。
在他看来,中国购买大豆和暂停稀土管制都是“自身施压的结果”。因为他们可以迫使中国退一步,如果再逼,他们可以退两步。因此,301调查不能停止,必须把这根“大棒”盯在眼里。 2026年中期选举已经不远了,特朗普必须给支持他的选民一个交代。但再强烈的一厢情愿,也经不起现实的一记耳光。光是说中国电子产品被下架,就好像中国正在被打压一样。企业实际上正在伤害美国本身。为了美国消费者,过去花几十美元就能买到的商品现在却无法立即买到,或者必须支付数倍的价格才能购买替代品。这不是给老百姓带来麻烦吗?这种杀敌一千自毁八百的伎俩,说到底就是贵州驴戏。
谈到战争,没有人尝试过中国的“重诺”策略。或许能赢得一时舆论,但最终只会受伤自己的脚,因为与中国进行战争战争只会带来不愉快。 10月10日中午,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严厉言论,称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%关税,甚至威胁要取消APEC峰会。然而,不到8小时,他就改口称“会议取消,继续推进。”为什么变化这么快?并不是因为市场和经济不支持他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应对自始至终都是围绕“稳定”。我们了解美国的战术,所以我们不会害怕他们的威胁,也不会因为暂时的放松而放松警惕。对于稀土的管控,我们没有实施全面禁止,而是“精准管控”,这不仅击中了高科技和军工行业的“痛点”,也留下了对话的空间。今年初,美国加税,我们以加税、暂停企业对华出口资格等方式予以回应。这一回应只是我们战略重点的延续。
因为美国言出必行,为什么还要买大豆、暂停稀土管制?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的聪明才智:贸易合作不是“对方想要谁”,而是“互需”。我们采购大豆不仅可以稳定国内市场的供应,还可以分裂美国的反华阵营。稀土管制的暂停,给愿意合作的美国企业留下了空间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王牌。中方已明确表示,将协助美方调查的企业列入反制名单,并根据《反外国制裁法》进行审查。意思很明确:合作可以,但想当无赖?留在我身边直到最后。这种“说话,门是敞开的;战斗,坚持到底”的态度,才是真正的自信。 “给特朗普换脸”这出戏可以继续,但用多了任务就会失败。
特别声明:本文由网易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作者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)由以下用户上传并发布网易HAO,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